近日,由著名导演执导的电影《樱桃》上映,该影片以其寓言式的荒诞风格、奇特的角色设计、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简洁的铺陈手法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影片通过一些奇特的元素,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故事表现一个世界:不断诞生生的樱桃树,而不断砍伐树木的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当他们的砍伐行为逐渐失去控制时,社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繁荣衰落循环,终至毁灭。
电影以一种完全不同寻常的方式,借由荒诞的樱桃逐渐影射出人性的虚伪和贪婪,以及环保意识的缺失,在表现现代社会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内部的深度反思。
电影《樱桃》:让你忆起青涩岁月的美好
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万物皆数”。而你,却是我无法找到规律的一道谜题。
这是电影《樱桃》的开场白,也是整部影片的主题。导演克里斯托弗·拜伦用倒叙的手法,揭露了故事的结局,也为观众展现了青涩岁月中的美好、忧伤和回忆。
电影《樱桃》以196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来自美国中西部小镇的故事。主人公达尼·罗斯是一个青涩、追求梦想的大学生,他和他的妻子凯莉一起闯荡求学、谋生的历程。故事的进程并不是紧凑生动的,而是跌宕起伏的。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达尼·罗斯做过的各种工作,警察、士兵、拖车司机、耳科医生等等。但在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工作中,他遇到了许多人和事,也完成了很多的心愿。最后,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挫折后,达尼选择了放弃,离开了他曾经的梦想和爱情。
电影《樱桃》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如生命的意义、爱情和友情的失落与获得、社会现实中的生存问题等等。观众不免会思考,当我们在生命中经历不同的阶段时,是否会在某一时刻意识到何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如果将电影《樱桃》解读成一篇寓言,那么达尼的故事无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阶段而已。退一步说,即使离开了那种熙熙攘攘的城市和喧嚣与浮华,我们也可以像达尼那样,发现北京的樱花、南京的紫阳观、武汉的洪山水库、上海的十八梯、成都的锦里等等,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价值。
电影《樱桃》影射现实社会,揭示了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和升迁的生活导致了对自身脆弱的无限回避和逃避。但电影同时也在告诫我们,在平静安逸、上天入地的日复一日里,我们不能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感情、那一份爱好、那一份向往。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活在当下,为未来计划”。
电影《樱桃》:寻找内心的出口
电影《樱桃》讲述了一位中国青年在日本游荡的故事。华生为了逃避现实,到日本寻找自己的根,同时,也在寻找着内心的出口。 影片探索了现实主义与想象力交错的边界,并以富有诗意的形式展现人性的脆弱和对未来的恐惧。樱花虽然美丽,却是短暂的,如同人生,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而每次错过都是一次无法弥补的失落。正如华生在影片中所说:“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