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指由蚕蛾或同科昆虫的幼虫经过蛰或蚕茧,饲养至成蛹期间所制的丝质非编织品。古代官府用于制作贵重服装、礼仪用具等,尤以黄帝时期为盛,故又称黄帛。由于帛质柔软、薄而且高档,成品常涉及刻字绣花等工艺,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
出现的时间比丝绸还早,使用的历史也和大丝绸有着相似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代时期。所以说帛这个词组成就颇为深厚,读音也相对复杂。那么该如何正确读取这个汉字呢?
首先,我们来分解它的构造成分:白龙言,才糸下,并部。其中,“言”(yán)是声旁,读第一声,表示与声音相关;“才”(cái)是义旁,表示这种物质具备了制作高端用品的能力;“糸”(mì)是部首,表示与丝相关;“白龙”(bó)是帛名的后一字,读第三声,是说在很早以前就叫这个名字了。
如果我们将以上这部分读拼到一起,读音就变成了:“yán, cái, mì, bó”,故整个词读音是“yán cǎi mì bó”。
帛,作为一种极具传统文化价值的材料,与丝绸、青铜器、玉器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的人们多已不直接用帛,但它纯朴的色彩和华丽的工艺仍赋予它很高的博物价值,不少博物馆都收藏着古时制作的帛制品。读懂一个汉字,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走近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我们的祖先们曾经经历的美好而精彩的文化之路。